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校 > 正文

推动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发展

来源:公益之声| 2022-08-19 11:02:0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这为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明了发展方向。相较于以“师生跨境流动”为主要标志的传统国际化,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为基本内涵的“在地国际化”具有目标更为聚焦、主体更为丰富、范围更加广泛等显著特征,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学生留学受阻、师生国际交流活动难以开展以及高水平师资引进困难等现实问题的重要国际化战略举措。为推动在地国际化发展,助力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校亟须破除思想桎梏,主动作为,从价值引领、制度重塑以及阵地转移三个维度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内涵式转型、多主体协同以及跨边界融合。

\

价值引领 推动内涵式转型

“在地国际化”以满足所有学生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提升国际化素养的诉求为根本宗旨,实质上是对传统国际化概念的补充和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核心价值的回归。促进在地国际化发展,要求高校首先转变追求规模和数量的传统观念,从理念革新、顶层设计及内容深化等方面推动国际化发展的内涵式转型。

第一,以理念革新凝聚国际化共识。在地国际化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术为主题、学者为主力、学生为主角”的“五为”理念为核心思想。确立“五为”发展理念,高校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大意义,提高国际化站位,以学校为主导,主动谋划,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理念的系统变革;以学院为主体,立足学院特色,推进学院国际化分类发展;以学术为主题,以强化特色学科优势为驱动,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以学者为主力,引育并重,切实增强学校国际化软实力;以学生为主角,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落实国际化人才培养根本目标。

第二,以顶层设计明确国际化方向。“五为”理念的贯彻落实要求高校要以规划先行,将国际化作为学校重大发展战略整体布局,通过组织机构调整与系统工程建设确立学校在地国际化发展方向。高校一方面应成立校级国际化协调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全校国际化师资引育、全英文授课专业与课程打造、国际科研平台构建、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工作,促进各部门、学院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应通过启动实施学生国际竞争力提高计划、国际科研合作成长计划和全球合作网络拓展计划等系统工程计划,明确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学校核心事务具体的国际化发展方向。

第三,以内容深化夯实国际化基础。内涵式发展是有选择性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基于特色学科优势强化基础的教学、科研质量提升是高校实现从形式国际化到实质国际化跨越式转型发展的关键。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内涵式转型,高校一方面要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对接新兴技术产业,联合国内外校、企、政多方资源,引入国际顶尖学科专业和课程,共建国际化特色学院和项目,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另一方面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主动对标国际一流学科专业标准与评价指标,优化学科布局调整,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研创新,提高学校科研实力与国际一流水平的适配度。

制度重塑 实现多主体协同

高校在地国际化的落地需对限制学院、学者和学生等参与主体作用的内部治理制度进行系统性重塑,形成一个全校参与、多主体协同、全面开放的国际化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学校全员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工作热情,提升国际化的办学能力。

第一,深化改革,激发学院国际化潜能。学校应以目标管理制度与校院两级制度两项改革的持续深化落实学院国际化办学主体地位,一方面,以学院类型和学科特性为划分依据,明确各个学院的国际化发展目标,通过定期发布学院国际化贡献度报告和学院分类测评报告对学院国际化工作进行管理和评价;另一方面,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教育、国际化课程建设、外籍教师聘请、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国际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学院充分自主权,使学院可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专业特色,灵活调配资源,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

第二,引育并重,增强学者国际化实力。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推进落实在地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人才保障。高校应重视学者在推动高校国际化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项目体系、与国际认证标准接轨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疏通来华留学生留校和在华就业渠道、为学成归国人才提供政策支持等途径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学者国际化能力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采用不同的培育方案和发展政策,为全校学者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国际化交流合作以及有效的国际化评价等提供支持,为学者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质量导向,提升学生国际化素养。高质量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参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题中之义。提升学生国际化素养,高校一方面应创新国际化办学机制,鼓励学院通过与国际知名院校互认学分、联合授予学位、与国际一流企业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等方式,提升学校办学成效;另一方面应以提高学生国际意识,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协作能力为根本立足点,推进国际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确立以质量为导向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阵地转移 促进跨边界融合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使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物理空间不断萎缩。在地国际化对“立足本地本校”的在地性的强调,突破了传统国际化模式在资源、空间等方面的限制,是当前高校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在地国际化发展,高校还需通过由国外向国内、校内向校外以及线下向线上的发展主阵地转移,实现国际化发展的跨边界融合。

第一,发展主阵地由国外向国内转移。扩大优质高等教育供给,充分发挥内需潜力,高校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以质量为导向的国际化评价制度,促进国际化发展重心向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培养转移,加快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国际一流高等教育标准接轨;另一方面仍需重视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促进带动作用,建立与国际知名院校的联动发展机制,合理利用国际优质资源构建国际化环境,以本校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吸引国际优质生源,不断拓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

第二,发展主阵地由校内向校外延伸。推动国际化发展主阵地由校内向校外延伸,是缓解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学校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个体发展需求,持续夯实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校企地联合办学新样态,形成更为主动、开放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以参与和推动全球公共问题治理、解决国家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和产业发展实际问题为驱动,突破空间限制,探索国际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第三,发展主阵地由线下向线上扩展。当前,线上教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已成为全球高校保障高等教育有序进行的常态化举措,同时也为高校国际化发展阵地向线上扩展提供了新契机。推动国际化发展主阵地向线上扩展,高校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做好网络基础建设,围绕学生国际化素养、能力培养,强化大数据在推进学校整体智治、制度改革、智慧教学、科研合作、教师管理培训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加速学校治理数字化转型,实现国际化事务的智能一体化服务,以国际化效能的提升加快实现学校的在地国际化发展。

(编辑:侯程方 作者:admin)

分享到:
版权申明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高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