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高校 > 正文

跨越山海,这群南工大青年在雪域高原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来源:炬益星| 2024-09-04 15:53:09

“2002年,我们村民群宗和来自重庆的汉族小伙张模浪结为夫妻,成就林阿村又一对藏汉一家亲的佳话。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依托党的惠农政策,帮助村民租种温室大棚,购买优质种子,传授种植经验,带领父老乡亲们共同致富……”讲解员次西卓嘎带领团队参观了位于拉萨市达孜区邦堆乡林阿村这座由江苏援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

自1994年对口支援拉萨以来,江苏省选派10批次1021名援藏干部人才,投入计划内财政资金近80亿元,完成援藏项目近700个,援藏资金总量、项目质量、选派干部人才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援藏工作持续发力,投入援藏资金超过50亿元,其中80%以上投向基层,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口支援工作更加有形有感有效,为推动拉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江苏力量。

石榴籽满枝头重,民族心连心更紧,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雪域高原上,还有更多像群宗和张模浪这样的石榴籽们团结互助。7月16日起,在江苏对口援藏实施30周年之际,“民族团结 青春聚力”江苏大学生暑期赴拉萨社会实践民族团结专项团队——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茉莉格桑齐绽放,青春共绘山海情”民族团结实践团的师生党员一行,通过参观寻访、问卷调研、交流访谈、志愿服务、专业授课等形式,将青春与爱的涓涓细流引入西藏这片古朴圣洁的土地,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一、同谱民族团结曲,共唱祖国富强歌

团队走进南京市对口支援的墨竹工卡县,在县群团工作部部长旦增曲珍和团县委书记次旦旺姆的带领下,参观了产业援藏项目——“格桑花开”产业园、小菜籽油特色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参加了“松赞故里·天边墨竹”2024墨竹工卡松赞文化旅游周暨油菜花旅游推介会,了解产品从生产加工到营销售卖,从“天边墨竹”品牌建立,到做“大”特色种植经济、做“强”净土产业经济、做“特”生态旅游经济,探索农业与食品产业援藏现状,感受宁系墨竹,助推墨竹工卡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喜人变化。

拉萨团市委志工部沈佳友带领实践团走进策门林社区,参观走访具有西藏浓郁传统风貌特点的古建筑和街道……感受这些形成于1300多年前的独具西藏特色的历史与文化瑰宝。

团队走进江苏援藏建设的拉萨市达孜区邦堆乡林阿村党群服务中心,参观“金色克日”“蓝色叶巴”“黄色林阿”“绿色邦堆”“红色机关”五色党建工作品牌,倾听20户民族团结家庭的动人故事,返乡工作大学生白玛卓嘎分享她在内地读大学时与汉族朋友的真挚交往故事。团队师生走进村民家中,感受古朴民风、藏式餐食、生活习俗,参观山泉水磨糌粑坊,互赠礼物,交流汉藏文化。大家感触颇深,纷纷在“寄语墙”上留言,将美好祝福留在这美丽邦堆。

\

图 1团队参观达孜区邦堆乡林阿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

\

图 2团队在达孜区邦堆乡林阿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外合影

团队走进墨竹工卡县朗杰林村,与旦真索朗等十几位返乡大学生围绕“汉藏文化交流互融”“礼赞新时代、新西藏”进行交流,向当地青少年介绍南京历史文化及学校发展,大家一起品两地美食、教学汉藏双语歌曲、交流汉藏社会生活习俗,用汉文、藏文写下真挚寄语。“哥哥姐姐们,今天很开心遇到了你们,听到了很多故事,我不会忘记这美好的一天,我会好好学习,以后去外面看看世界。”旦增次吉真诚地写道。

\

图 3“汉藏文化交流”沙龙后合影留念

二、专业实践促成长,青春聚力谱新篇

拉萨市达孜区群团工作部副部长、团区委副书记周玄带领团队成员们“知行合一”,结合食品、食安专业特色,协同达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团队前往达孜区第二幼儿园开展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深入社区超市和藏式餐厅感受“食安示范,幸福拉萨”新模式。

\

图 4实践团前往达孜区藏式餐厅

针对“汉族人患糖尿病的几率高达14.7%,而藏族人仅为4.23%”这一现象,团队成员深入拉萨市区、达孜区邦堆乡、墨竹工卡县等地的政府部门、基层社区、村镇、企业、商超、餐厅等地,开展藏族人民膳食结构、生活习惯与糖尿病患病关联性的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您的主食主要有什么?您的饮食结构中,哪类食物占比较大?您每周大概会喝几次酥油茶?您的血糖指标是否正常?”通过对239份来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数据的结果分析,实践团成员得出,西藏居民日常食用的糌粑、清茶、酥油茶等不易使血糖升高,特别是黑青稞糌粑对维持血糖平衡、甚至降低血糖有一定作用。

秉持“仓廪实,天下安”,在墨竹工卡县群团工作部部长旦增曲珍和团县委书记次旦旺姆的共同带领下,师生们走进拉萨市“菜篮子”——墨竹工卡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参观蔬菜大棚,近距离观察草莓、西瓜、西红柿等水果蔬菜的生长态势,与园区负责人交流探讨农业种植和食品加工创新路径,包括种植技术的进步、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提升、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

依托“专业+思政”,实践团深入拉萨市策门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学院食品专业教师崔洁为青少年开展“食品营养安全双护航”科普讲座,围绕膳食平衡、健康饮食习惯、营养补充、藏文化与饮食、营养价值评估等进行科普,学院团委老师李元梓和大学生们讲授“奋斗不息,逐梦前行”主题思政课。小朋友们纷纷表示:“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营养膳食知识和生活小窍门,也更加坚定了目标,会努力学习,以后去外面看看更大的世界!”

践行“实践与科研并举”,针对西藏自治区盐湖嗜盐/耐盐微生物资源研究薄弱的问题,为更加深入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生态建设、农业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团队成员前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措和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采集水样、土样,带回学校,用作后续科学研究。

三、探索“老西藏精神”,弘扬新时代价值谱系

“我十九岁就来到西藏开始做青稞酒研发工作,想做出一款真正有品质、绿色健康的产品。”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西藏藏缘青稞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龚继飞这样说。西藏阳光庄园农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张丽说:“我们只用真牦牛肉,要做到让消费者安心。”

他们在干事创业中弘扬“老西藏精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奋斗,传承实业兴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团队成员与团拉萨市委书记五金多吉、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王文、、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深入座谈。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陈芯与成员们交心畅谈,“进藏一年内,我组织参与志愿服务76场,服务大型赛会12场,志愿服务时长超300小时,社区、学校、福利院......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志愿红’的身影。同学们要勇于脱下‘长衫’,趁早看世界,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机会和平台,把握机遇,多学习,多成长。”这位毕业于南京高校的志愿者克服语言、习俗差异,奔赴阳光拉萨,让青春在西部绽放光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团队还前往西藏博物馆、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和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参观学习,“没有一代代默默的奉献者、舍身忘我的奋斗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建设者,没有党和国家,就没有西藏灿烂的今天。”实践团成员邓煜茹感触颇深。

魅力雪乡,云上达孜、雪域古城,圣地拉萨、松赞故里,美丽墨竹……团队成员亲身感知江苏对口支援拉萨取得的重大成就,体悟“民族团结 青春聚力”的深刻内涵,深入理解党中央实施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意义,未来,将继续用青春、智慧和力量续写新时代苏拉“山海情”!

(作者:食品与轻工学院“茉莉格桑齐绽放,青 春共绘山海情”民族团结实践团:邓煜茹、李元梓  摄影:食品与轻工学院“茉莉格桑齐绽放,青春共绘山海情”民族团结实践团:周孙琪、杨亦柠)

(编辑:贺梦醒 )

分享到:
版权申明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高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