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2022-03-07 17:03:52
每年新春过后到夏初,是谭为最为“闲适”的一段时光。看似闲适,却只是相对一年中极其忙碌的其他时间而言,这段时间里,谭为很少懈怠,会开展一些科研项目,并撰写相关学术文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儿童骨科的忙碌存在季节性,需要自己做好规划。每年的五月份到九月份,以及学生放寒假的那段时间,每天几乎都是连轴转,时常都是“5+2”、“白+黑”的状态,很少有空闲的时间去开展临床之外的事情。
医生忙碌的状态,源于病人数量的增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对儿童骨科医生需求量日渐增长的背后,近几年儿童骨科的飞速发展。毫无疑问,作为儿童骨科医生的谭为,同样也在亲历着这一飞速发展的变化过程。
01 骨科医生
过去的一年,谭为一共做了大大小小600台手术。这个手术量,排在去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全院第一。
如今,距离2012年医院创立儿童骨科也有十年时间过去,作为科室初创团队一员的谭为,属于他自己的成长和蜕变,同样潜藏在这十年里。
忆及最初为何萌生学医的想法,谭为提起了少时的经历。
当时,谭为爷爷患有癌症,每每遭受病痛折磨的时候,为了缓解痛苦,医生就会为老人注射杜冷丁,一旁的谭为亲眼观察到用药前后爷爷状态的变化。“看到他的状态慢慢平静下来了,当时就感到特别神奇,觉得当医生应该是一件蛮有魔力的事情。”
就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结束之后,当时的老师为谭为推荐了三个单位,仔细的考虑之后,谭为选择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第一,这里是教学医院,第二,当时医院正准备创立儿童骨科,考虑到初创团队可以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加上儿童骨科是冷门专业,竞争会比较小,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就来到了这里。”
现在回过头去看,谭为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依旧笃定,本身就非常与孩子们打交道,又特别勤勉能干的他,很快喜欢上了这个专业。不过,真正接触儿童骨科之后,前后还是有不同的感受。在跟随团队主任共同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谭为发现,儿童骨科其实是一门非常专业的科学,需要医生具备很多的基础知识,以及更各方面的探索。
如今,探索十多年的时间,作为一名儿童骨科医生,谭为最为擅长的就是儿童多并指(趾)、分裂手(足)、尺桡关节融合等手足先天与后天继发畸形的整形修复与功能重建。
当初选择这一方面作为主攻方向的原因,主要是在2013年那年,科室的钱主任建议谭为选择当时发展很快的一个领域——手畸形,谭为考虑过后,觉得值得一试,便一心扎到这一方向,潜心研究。就在2018年国际举办世界手部畸形年会时,在中国代表团有不到二十名专家参加的前提下,谭为作为其中最年轻的医生出席了会议,并获得了深度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我读研究生时候的课题是数字化的皮瓣研究、数字解剖学。手畸形与纤维与皮瓣相关,所以当初的研究与临床工作非常契合,也大量积累了手畸形方面的病例,都是我自己做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就像有句话所说一样,你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02 酒香不怕巷子深
回到2011年6月份,当时儿童骨科还没有创立,只是组建一个医疗组,很快,一年之后,在2012年8月份,南方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正式创科。
从创立科室到现在,谭为说自己最为怀念也最难忘的一段时间,其实正是在最初那几年。
科室初创的前三年,谭为做了三年的住院总,当时整个科室主要的医生就是钱主任和谭为,还包括一些来科室轮转进修的医生,以及其他科室调过来的医生。那段时间,几乎是最忙碌的时候,谭为基本都是住在医院,一到周末或者到月底的时候,也忙得脱不开手。
临床工作的繁忙之外,抓紧一些零碎的时间,在那段时间,谭为还坚持做科研,承担了四个项目,最终发表六篇文章。
“月底赶上科室创三甲,我当时都会把我夫人叫过来一起写病历。”谈及这段经历,谭为情不自禁笑了。
实际上,作为一个新创的科室,一开始科里的业务量并不大,这也是当时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对此,整个团队一方面在临床和科研上努力做出成绩,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宣传,也会联合一些公益组织,去到偏远地区为很多孩子进行治疗,在宣传过程中,谭为整个团队最注重学术交流,他们将每一次讲课都当做一次教学,把最新理念和治疗方式传递出去,一方面靠医生同行,一方面靠患者口口相传,慢慢地,伴随全国儿童骨科治疗的需求量增大,南方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病人也越来越多。
“直到2016年,同一时期,来到我们科室的进修生达到16名,包括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当地的医生来学习儿童骨科,获得了病人和同行很强烈的认可。那是最辛苦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时间,最烦闷的时候,交了押金排队等待的有三百多个病人。所以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觉得,都是很值得的。”
现在,南方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的床位量已经达到了65张,一年的手术量大概为1700台,每个月开展100台左右。儿童骨科多年来在医、教、研诸方面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系统、规范的儿童骨与关节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体系。
回顾以往,谭为记得自己做过最长时间的一场手术是16个小时,是一位脑瘫儿童复杂的髋关节脱位,需要多处的截骨,开关节囊的清理,再进行肌腱各种组织的重建,那场手术从下午开始做,一直做到了第二天早晨。
“当时钱主任和我们一起做的,整个下来太辛苦了。现在技术熟练了,遇到复杂手术,手术的设计方案也会有一些改变,尽量会把手术时间缩短,因为时间长了对孩子可能也不是好事,麻醉时间长了风险会比较高。现在我们的手术时间都会尽量控制,也会根据针对疑难进行不同等级的手术分类,主要也是在于术前的准备,MDT多学科的探讨,以及孩子风险的预估。我们始终也是秉持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为出发点,希望能越来越好。”
03 为了孩子,臻于完美
作为一名儿童骨科医生,时常与手术打交道的谭为,在每一次的手术过程中对于完美的追求近乎严格。
南方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骨科的住院医师陈念南时常跟随谭为一同进到手术室,每次看谭为做手术,他都会觉得谭为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就像谭为经常强调的一样,每一场手术,他不仅仅是令患儿的肢体在功能上达到正常,更注重术后外形的美观。
谭为拿自己经常接触的手畸形修复手术举例:“手就好比人的第二张脸,很多畸形的孩子,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结构的畸形,还存在着心理问题。所以我们不只是帮他们生理进行矫正,也要让他们心理上恢复积极阳光,这是目前最缺乏的,也是最重要的。”
谈及这一点,谭为讲了一个对自己特别触动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暨南大学的学生,手部多指畸形,想要做手术。那个男孩告诉他,自己大学期间谈了三年的女朋友,女朋友都不知道他是多指,因为每次他都是把手藏在袖子里面,这一次做手术室,是准备回澳门去工作和结婚。矫正手术结束之后回来复查时,男孩特别开心,还写了一篇五千字的文章给谭为,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在信里,男孩告诉谭为:如果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把畸形做了,那他可能不会有心里负担和阴影,可能会有更好的路走,读更好的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就是因为有这种心理负担,导致他一直很自卑,心理也不太阳光。
谭为坦言,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畸形矫正,他认为做医生最重要的其实是通过治疗去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能够完全影响他们的一辈子,这一点很关键。
“每次看到患者前后的变化,就觉得自己做的一点事情能给他们带去那么大的改变,还是觉得蛮有成就感的,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感到特别幸福。”
几年前,谭为治疗过一个成骨不全的孩子,三岁开始治疗,现在已经七岁了,每次来复查,都会带自己做的小卡片送给谭为。有一次过来的时候,小男孩稚嫩又坚定地对谭为讲:“谭叔叔,我以后要当医生,我要做你的徒弟。”谭为听了,特别感动。
还有去年暑假,谭为有一天出门诊,来了两个高高大大的孩子,第一眼看去,谭为还以为是家长,结果是之前治疗过的两个孩子,互不相识,都考上了一本大学,不约而同捧着花来感谢谭为。
“这些事情每次想起来都特别感动。能够治好一个孩子,是医生应该做的,能够影响一个孩子,是不容易的。给孩子们起到正面的影响,我想,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吧。”
04 一些苦恼与希望
如果说,做医生的成就感来自于病人与家属的肯定,那么做医生的无奈之处,则是来自于那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从医多年,谭为也曾有过不少无力的时刻。有一次,他遇到了多趾畸形很严重的一个孩子。当时家属已经同意做手术了,就在准备进手术室的时候,孩子家里的太爷爷跑过来把孩子抱走了,不让做手术。
原来,广东有些地区,对于多趾畸形,一向有“多指多福”的传统刻板印象。就是由于观念的不同,导致那个孩子没有的及时的救治,谭为表示,如果以后孩子再进行治疗的话,很有可能就会有心理阴影了。
“其实两岁的孩子,和别人交流相处的时候,也不会把自己的手拿出来给别人看,如果你拿他的手去看,他就会收回去,有的也会大哭,拳打脚踢的,这其实表示他们已经有意识了。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多指的话切掉就好,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重建,为什么要做那么复杂,甚至是不做也可以。这些都是观念导致的。”除此之外,谭为指出,尽管这几年手畸形的矫正发展非常快,但也有不少患者由于治疗费用的问题,没法及时接受手术。
对此,谭为也试想过一些解决办法。首先,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需要及时面向大众进行广泛地宣传和科普,把更多科学的理念传递出去,让他们了解到手畸形不只是需要进行切除,还有功能的重建,瘢痕的管理等等一系列的干预。其次,也需要一些慈善和公益力量的介入,特别是针对偏远地区的一些困境患者和家庭,除了治疗费用的帮扶之外,也需要进行后期的跟进和管理,需要持续性的关注,才能把效益扩大到最大化。再者,通过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寻求全社会的帮助,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谭为与9958的相识,也正是由于双方对于孩子们持有的相似的公益理念。
谭为表示,未来,希望能够与9958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能够在儿童骨科方面共同建立一个品牌,让那些畸形的孩子得到及时的帮助,包括手术、心理辅导、治疗基金,解决他们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也希望每次帮助不只是单次帮扶,同时也让社会大众能够了解这个疾病,关注这个群体。
从医至今,谭为时常用来勉励自己的两个词:一是敬畏,二是勤奋。
在他看来,每一个医生都是在病人的信任下成长起来的,只有心存感激和敬畏,才会珍视生命,恪守医德;此外,医学发展变化迅速,只有勤奋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
正是秉持着这两点,作为一名儿童骨科医生的他,才会竭力将每一次手术当作艺术创造一样去趋近于美,同时也让这份美注入病人的内心,从而告别阴霾,心生阳光。
(文中视频与图片均已获授权,严禁转载)
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特邀记者 雅丽
(编辑:贺梦醒 )
凡本网注明“XXX(非公益之声)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舜网讯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4月1日下午,在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来临之际,济南市残...
2024-04-02 09:41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三盛宏业,作为一家在业界享有盛誉的企业,在陈建铭董事长的领导下,不仅在...
2024-02-20 13:53
张建涛是一位来自河南乡村的科学老师,在孩子们眼里,他拥有超能力——能用塑料瓶、橡皮筋、吸管等等不起眼儿的材...
2024-02-20 10:42
——劲牌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劲牌公司一年一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如期而至。这是劲牌第...
2024-01-30 09:45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当天,饿了么联合一万个太阳公益项目举办都是太阳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10余名来自上海两...
2023-04-04 11:28
活动仪式上,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六家群团组织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和所联系的群体代表送...
2024-12-10 14:55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4年12月2日是第13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连日来,各地围绕文明交通,携手共创的主题,...
2024-12-03 14:21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盛夏时节,皖乡小石头志愿服务队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白庙镇姚集小学编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意义...
2024-09-02 16:44
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5月16日,音创未来光明行公益活动走进北京市盲人学校,与盲校学生携手开展音...
2024-05-21 11:03
5月11日上午,省厅在连云港在海一方公园组织开展了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主题的...
2024-05-14 09:24